波波算法笔记

Bob Peng

看完苹果发布会引发的思考AI程序员如何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分一杯羹

2025-04-01
看完苹果发布会引发的思考AI程序员如何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分一杯羹

看完苹果发布会,引发的思考:AI程序员如何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分一杯羹?

苹果 2024 年全球开发者大会

北京时间 6 月 11 日凌晨 1 点,苹果 2024 年全球开发者大会(WWDC)正式开幕,这是一场面向开发者的大会。

许多重磅产品和系统更新都选择在这一盛会上首次亮相,例如 iOS、macOS、watchOS 等操作系统的更新,以及 Siri、Apple Pay
等创新服务的发布。

但这场发布会有个明显的调性: 苹果做AI的思路, 是将它和各种OS融为一体,成为隐藏在硬件中的个人智能。


这使得AI在现实中越来越普及,成为人人都可接触到的产品,就如同互联网一般。 对于我们程序员又该有怎样的思考呢?

那今天我们主要来聊聊苹果的 AI+思路

Apple Intelligence

这个大会上,苹果发布了自己的人工智能体系,名为“Apple Intelligence”,没有什么AGI的宏大叙述,AI全部落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。

在AI的帮助下,iMassage有了新功能、邮箱有了新功能、Siri变得更智能了等等。

一方面,苹果几乎把所有终端用户的 AI 工具全部在系统层做了。

总结特点:强大、易用、深度整合、个人化、私人化。

从功能上看,苹果把几乎所有苹果系统的原生应用,如相机、日历、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等,都用AI加强了一遍。但好像又没什么新意,但是这些功能很多AI创业公司也在做。

这事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的,但仔细一想,这里头其实大有说法。自打大模型出来后,很多AI创业公司的方向就是把原来细分功能AI化,比如AI邮件、AI日历等等。

另一方面, 苹果OS系统证明了无与伦比的生态位,不仅掌握模型分发的权力,还能打通自带软件的所有个人数据。

过去,尽管ChatGPT的底层模型能力足够强大,但是受限于生态和数据方面的劣势,ChatGPT距离AI
Agent还很远。而苹果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可能:

掌握了OS,就等于掌握了软件、模型和终端数据,可以整合所有个人端设备数据,训练出帮助用户安排一切的AI Agent了。

虽然说苹果这次提到的绝大多数AI功能,大家在各种国内的“AI手机发布会”上其实早就看过了。

但它所体现强调的思路是我们程序员值得学习借鉴的。 AI+而非AI

引发的思考

苹果公司实际上并非一个研究大模型的公司,其公司与OpenAI不是一条赛道。但这并不影响它利用人工智能AI产生巨大的效益。

对于我们普通程序员也是如此,我们该做的是去跟进AI的发展, 利用AI给自己提效,为产品赋能 。而非只埋头研究AI内部的技术。
我们该做的是AI+项目,而不是AI

这就像多年前的互联网,当时移动互联网时期,大家该做的更多是去做 互联网+项目 ,而不是去 埋头钻研互联网技术
,研究那些底层代码。对于普通人来说,这样做的结果就是,花了时间精力去做之后你只能达到认知水平中的最高,实际抬眼望去
却犹如井底之蛙,还是没有不可替代性,然后只能感叹命运不公了。

那些有关AI底层的技术有大公司在研究,比如:OpenAI,微软,Facebook,谷歌,智谱,百川,阿里,月之暗面等等。除非你非常非常优秀,否则加入不了他们,到头就是一场空。

So,在这样一个人工智能的浪潮中,普通程序员怎么做? 做AI+项目,给自己提效,为产品赋能

在一颗果实累累的果树上,大厂都在竞争高处最丰满的果实,而我们不参与竞争,只需摘到最底部的果子,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分到一杯羹就足以。